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山海关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录入日期:2018-12-06    点击量:5992
                            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山海关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山海关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3日 

  

山海关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

工业体系实施方案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指导意见和《秦皇岛市“千企转型”实施方案(2018--2020)》,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促进制造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产品竞争型向品牌主导型转变。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生物医药制造工业,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全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成链发展、关联发展,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培育新的增长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开放发展水平。加强政府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全面覆盖,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对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全覆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行分级分包帮扶服务,建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和倒逼机制。

二、主要目标

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以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为重要途径,主营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装备制造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以上。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达到1家以上,超1亿元企业达到9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20年全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逐年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2.5%以上,提供一批高端高新高质的工业产品。

两化融合大幅提升。2020年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发展一批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模式。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重达到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推广应用一批重点节能、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工业节能减排降耗达到全市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

三、转型方向和重点

按照龙头带动、明晰定位、突出特色、整合优化的原则,依托我区产业基础和优势环境,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重点发展铁路器材、桥梁钢结构、船舶配套、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通过执行高标准环保政策及安全生产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退出转型发展。

1.食品、饮料加工产业。以秦皇岛正大食品、正大食品(秦皇岛)有限公司、三融食品、盛壹坊肉制品加工等畜禽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向品牌化、特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山海关食品厂长城汽水、丰泽园酱业公司黄豆酱、山海关罐头厂桃罐头、公牛啤酒、三旺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以高品质的质量信誉,打响山海关食品产业品牌。

2.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山海关药业有限公司、华恒生物有限公司做大做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产能,开发新的中医药保健品,重点引进形成生物制药的企业群体。

3.木制品加工和建材产业。以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大幅提高绿色高附加值新型木制品加工和建材产品比重。引导和玺木业有限公司、美威门业有限公司、乔氏台球桌厂等企业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支持红旗管业装配式住宅项目、大龙建材特种玻璃制品和秦皇岛四隆混凝土有限公司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严格以能耗、环保、质量最高标准为依据,对不达标企业限期停产整改。

4.核设备及新材料产业。引导秦皇岛核风设备有限公司、核诚镍业有限公司依托原核工业军工系统及核电、核辐射等民用核技术市场,开发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产品。积极发挥与燕山大学“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良好协作关系,全面提升拓源新材料公司、雅豪新材料公司产品品质和技术积淀。

5.环保产业。重点推进莱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家用、商用智能化净水技术设备生产线项目,加快项目投产、达产进度,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支持泛亚秦皇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贝壳粉功能壁材系列环保产品做大做强。

6.铁路器材制造业。依托中铁山桥集团带动周边铁路配件发展,着力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为引领的山海关铁路器材产业提升工程。重点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发展与轨道交通装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培育山海关铁路器材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山海关铁路器材产业品牌,争创世界知名的国家级铁路配件产业集群。

7.电力装备和船舶配套制造业。依托秦抗电器公司、聚鑫电器设备公司、秦网电器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产品、新能源电力装备等相关产品设备。支持和培育荣浩重工、沐风船舶配件制造公司通过技术合作、专业化协作和企业引进等形式,发展船舶配套产品,建设技术领先、产品一流的船舶舾装骨干企业。

8.推进“旅游+工业”。以中铁山桥、正大食品等企业为核心,推动传统工业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大力开发具有山海关区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

四、强化政策措施

1.推动企业创新。以全市“千企转型”行动为载体,摸清企业底数,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一企一策明确转型路径,谋划一批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工业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体系,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进企业创新,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第一动力,构建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推动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打造一批高端高新产品。通过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带动全区工业企业综合素质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临港经济开发区)

2.加强技术改造。一是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扶持山桥集团、新铁德奥、工务器材等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引进高新技术改造本地传统产业,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益和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引导各行业、各企业,开展与行业高端和优势企业“对标行动”,从采用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找差距。四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五是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临港经济开发区)

3.推进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一是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再造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是通过有效应用先进适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技术,提高离散型工业企业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三是通过有效的应用数控技术加强对制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业企业加工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积极培育国家、省级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四是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装备、绿色制造、环保、冶金、建材、食品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培育一批服务外包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临港经济开发区)

4.强化人才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培养一支适应我区产业发展需要的工业人才队伍。采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育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擅长资本运作,熟悉国际惯例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政策为中小企业引进中高级科技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工业经济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临港经济开发区)

5.推进绿色发展。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通过质量引领、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鼓励先进企业重组。一是提高生态保护门槛,杜绝大能耗、高污染项目入区、投产,突出发展洁净型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把临港经济开发区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及层面。三是加大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四是按照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创建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区工信局、区安监局、区发改局、临港经济开发区)

6.营造良好环境。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使各项涉企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二是优化办事环境,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路绿灯,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水平和效率。三是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允许投资者进入国家未禁的任何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四是创造内外一致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本地投资者和现有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要素聚集的投资环境。五是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进诚实守信道德教育,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六是加强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基金,设立区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加强银企对接,鼓励企业积极对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责任单位:招商办、金融办、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

五、行动步骤

1.部署启动阶段(2018年10月--11月)在全区开展工业转型升级工作部署,依托“双创双服”工作机制,按照企业属地原则,明确区级、镇街、各部门分包领导和责任人,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帮扶推进机制。

2.转型实施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2月)各镇、街道办事处、临港经济开发区对辖区范围内主营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掌握企业规模、产能、效益、行业分布、主要产品等基本情况;各分包领导和工作专班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存在问题、发展意向、实施项目情况;根据摸底情况,指导每个企业制定一套转型方案,对重点工业企业建档立卡,建立优势龙头企业、转型发展企业、产能转移企业、关停淘汰企业四个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分类指导、分级包联。

3.持续推进阶段(2019年2月--2020年)每年2月底前,总结上年度工作、制定当年工作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和进度安排,持续推动、深化落实企业转型方案。

六、组织推动

1.加强组织领导。工业转型升级活动在区“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构建区级、各镇街、各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区工信局负责统筹全区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相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重点企业清单制,选择本地主导产业,确立一名区级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推进、一个重大项目库的产业转型发展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2.强化督导考核。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推进,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制定责任清单、目标清单、措施清单,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责任落实、实施计划“五到位”。形成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开展政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产业链对接等活动,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道办事处、临港经济开发区对辖区范围内营业收入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摸底,填报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基本情况表和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表。各分包领导和分包单位要定期反馈协调解决问题情况。要组织专班对各级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依纪依规追责问责。

    分享到: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主办:山海关区人民政府    承办: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山海关区网络信息服务中心

冀ICP备19023018号-1    冀公网安备13030302000159号

网站标识码1303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