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风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迅速行动、认真履职、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切实做到“六带头、六确保”,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坚决守护好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早春二月,当人们还沉浸在农历新年和迎接冬奥会的喜悦中时,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悄悄来袭,打破了每个人原本平静祥和的生活。
2月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地区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导致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周边城市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全市人民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严寒之中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汇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全市上下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作为冀辽边界的“关口要塞”,面对邻省部分地区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山海关区116个村居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实现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资源下沉网格,全体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迅速集结机关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力量投入防控一线,将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
在岗位上不分昼夜坚守的,还有山海关边墙子检查站站长张卫东,算上这次投入防疫战斗的时间,他已有两个月没进过家门。
“边墙子站就在G102国道和京哈高速山海关出口旁边,是秦皇岛与辽宁省的交界地。绥中发生疫情后,咱家这个‘东大门’成了最重要的位置之一,要确保管控到位,切断疫情传播的潜在途经。”张卫东说。
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秩序,张卫东从1月份就住在了站里,一天也没有离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又马上投入了更加紧张的防控指挥工作。“在站上干了20多年,关键时刻要带头顶上去,这是咱一名老党员对自己的要求,从来没变过。”
在距离边墙子检查站只有几百米的边墙子村村口,60岁的村民崔宝利正与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在一起值守。
“村口这条路就连着绥中那头,出现疫情后,我就来报名帮忙了,咱也有一份责任啊。”最近,正值春天给果树剪枝的日子,老人放下手里的活计来村口值班,从没缺过一次岗。
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站在寒风中的民警,义务上岗的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处处是坚守的身影。这支迅速汇聚而成的队伍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力量,集合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2月19日下午5点半,天色渐暗,京哈高速山海关出口依旧车来车往,张卫东还在边墙子检查点的疫情防控卡口巡看,跟民警一起引导车辆驶入安全检查车道。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询问、查看、验码、登记、消毒……检查工作繁复琐碎,驻守在此的安全和防疫工作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每一辆车严格排查。
绥中出现疫情后,交管、公安、卫健部门和抽调的志愿者们迅速在此成立联合检查班组,24小时值守。他们每天排查各类车辆数达到500台左右、检查驾驶员和随车人员1100多人,牢牢地守住了我市“东大门”这块阵地,成为阻断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王鸽、高扬、刘城)
来 源:秦皇岛晚报